论金庸武侠小说的“家国意识”
摘要:金庸的小说,不但创造了一个充满了魔法的武侠、爱情、爱情、爱情的世界,而且通过这些人物的言行、情感和人生抉择,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情感。文章从描写少数民族政权、刻画少数民族英雄形象、表现民族抗战三个角度对金庸的国家观念进行了剖析。金庸的民族观内容、形成过程及其对他的武侠作品的作用,详细分析了家国意识在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具体体现。
关键词:金庸;民族观;武侠小说;大中华
目 录
前言
金庸的小说在海外和海外的中国读者中得到了很高的评价。金庸的作品为何如此受欢迎?金庸的文学创作能力和想象能力强,其超前的国家观念对他的文学创作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在国家观念上,传统的武侠作品大都是宣传汉族的传统,表现出一种偏激的民族主义,就是到处以汉族为核心,蔑视其它少数民族。而金庸的武侠作品,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展现了他对国家的特殊看法。它超越了地理、民族的界线,客观地描绘了包括女真,蒙古,契丹等各民族。金庸作品中,沟通和交融一直是其主要内容,而国家间的争斗和矛盾只不过是其独特的表现方式。这个国家的观点其实很受欢迎。
一、金庸的家国意识分析
(一)对少数民族政权的认识方面
在了解民族政治的过程中,大部分的武侠作品都是把汉族所建的国家作为传统,对这些国家所确立的国家实行了歧视性的政策。以宋抑金和阳明抑清为代表。而对少数族裔的描写,更是充斥着扭曲与污秽。这种“不属于自己的种族,就是野蛮人”的思想,在这种文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这种情况在金庸的作品中被有效地矫正。少数民族的统治已从汉人变成了一个与汉族同样合法的国家,他们用自己的方法为中国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金庸的小说包括辽代和金代,还有清代和大理等少数民族的统治。在描写汉族政治制度时,始终以平等、开放的态度对待各族的交往,并确认其在不同时期的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主张平等、平等、平等、不抢掠。金庸大部分的创作都是以宋金、宋辽、明三代为主要的历史题材。强烈的国家和社会的冲突为金庸创作提供了一个很大的发展余地,并将大众的国家观念全面地展示出来。金庸15本武侠作品中,以《天龙八部》为代表的国家形象最为丰富,同时也是最具国家色彩的。这部作品是中国那个时代的一个真实的历史场面。一方是宋辽的敌对势力,一方是大理和吐蕃的势力。这时,女真的大汗和蒙古的大汗开始悄悄地出现。金庸以一种与之同等的态度看待一切政治制度,向当代人民展示了一副宽广的历史人生画卷,使世人既了解大宋的繁华,又能了解大辽国强大的军事力量,了解大金与蒙古当时的勃勃生机,以及大理、吐蕃地区特有的民族文化。
清代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以少数人为主的封建国家,它在大部分的小说里都被排除在外,而“反清复明”这一题材也经常出现。这本武侠作品是从朝鲜人的角度出发,与清朝进行斗争的。金庸的小说不但从多个角度对清代的专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描述,同时也对大清的政治和军事进行了全面的展示。《鹿鼎记》中记载的平定西域,抵御俄国,收复台湾,都是清代对中国的一大贡献。在中国的历史上,它的历史位置不比明代低,在中国的历史上也是首屈一指的。
(二)英雄人物的塑造方面
在塑造主人公方面,金庸对少数民族的英雄们颇有好感,他在小说中刻画了一批少数民族的英雄,如《书剑恩仇录》中的霍青桐,到《天龙八部》里的契丹萧峰,《射雕英雄传》里的蒙古大汗铁木真,以及《鹿鼎记》里的满族帝王康熙,尽管金庸笔下的角色都是用了不少的笔墨,但每一位都表现出了强烈的个性和侵略性。
金庸的民族豪杰中,萧峰最为突出,他是为数不多的金庸文学中最有成就的民族豪杰,同时也是金庸最著名的一位。他曾经是一名官员,是一位英雄般的人物。在武林中,他是一个令人敬佩的人物。他的武功,勇气和精神令人敬仰。但在杏林里败露了他是契丹人,人们把对契丹人的仇恨转移到他身上,于是他被官僚班族赶了出去,并被一系列阴谋陷害。一个人人景仰的大英雄,成了万人唾骂的国敌。从那以后,他经历了无数身心的痛苦。最终,萧峰在雁门关下宋辽两军面前自杀谢世,用生命换取民族之间的和平,令人敬佩。以萧凤芝的义薄云天、豁达光明磊落、以天下为己任,称其为金庸笔下的男一号,真是名副其实。塑造出这样一位感天动地的契丹英雄,足以改变老百姓对少数民族的偏见。
(三)对民族间战争的客观描写
金庸的“大中国”思想也反映在其对家族间的战争的客观描述上。大部分的著作都是关于族群间的争斗,往往把汉族描绘成一个公正的群体,而把他们的形象塑造得很丑。金庸对此作了很好的处理,他从历史的角度、全面的角度来审视国战,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来描述。他真实地记录了汉族,契丹,女真,蒙古;满族与其他少数民族的斗争,使得今天的人们对中国民族间的战争有了全新的、全景式的理解。
金庸在本质上是反对种族之间的斗争。金庸的作品以民族的安宁为出发点,以反战、谋求和平为己任。金庸的很多小说都是关于家族间的争斗,如《天龙八部》中的宋辽之战,《碧血剑》中的明、清、庄王之战等。
二、金庸武侠小说的家国意识的具体体现
(一)利用小说故事情节的设置彰显家国情怀
金庸的武侠小说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它的大部分故事都是以现实的历史为基础的。以《天龙八部》为例,以北宋初期为题材,反映了北宋和辽两国的关系。《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是一个以南宋中期为题材的作品,两本作品都用了相当长的时间来描写了南宋、金、蒙古三国的辉煌。《倚天屠龙记》是在明代后期出现的几个重要事件。其他的《鹿鼎记》、《碧血剑》等也都是以真实的历史环境为基础。金庸在立足于现实的历史环境下进行了一系列的武侠传说,注重运用剧情设定来表达他浓厚的民族情感,使其作品在重现江湖纷争的时候,又体现出了普通的武侠小说所没有的民族气节。《射雕英雄传》中,金庸以临安郊区牛家村为出发点,讲述了一个家国情怀:全真教的邱处机,一名爱国的道士,因为斩了叛逆,被金人追捕,逃往牛家村,与郭啸天、杨铁心交上了朋友。后丘处机给还没出世的郭、杨二人起名郭靖、杨康,都有深意,是要郭靖、杨康日后不会忘记靖康之辱,报仇雪恨。金国六王爷完颜洪烈有意暗算郭、杨两个家族,以求杨康的生母包惜弱,郭靖和李萍在蒙古沙漠生活了数年,虽然李萍和他的孩子在蒙古生活得很好,但李萍却一直教导他;别忘了他是个宋朝人,这也为郭靖日后成为一代豪杰奠定了良好的根基。郭靖在蒙古人击败金国六王爷完颜洪烈时,曾谢绝蒙古赏赐的高官赏银,蒙古大军欲进大宋时,他与黄蓉义无反顾的奔赴襄阳。他投身于抗击蒙古军队,保卫国家,是一位爱国的英雄。而另外一名男子杨康,却是郭靖的反差,杨康贪慕荣华,甘愿当个小皇子,到头来却是如此凄惨,让人叹为观止。
在金庸的另外一本名著《天龙八部》里,金庸也设定了一种家庭观念。男主角乔峰,本是契丹人,从小在宋国长大,后来成为中原的风云际会。在知道自己真正的身份之后,他也是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煎熬与迷茫,但是最后,他还是想要宋辽两个国家能够长期的安宁,让百姓们免于战乱;他已经做出了舍身一搏的决定。其中也不乏表现中原人在国家大事面前所表现出的爱国主义和舍己为人的精神,令人钦佩。总之,金庸擅长运用精巧的剧情设定,重现宏大的历史场面,表达出英雄英雄的爱国情操;这是他的一部武侠作品的一个重大的艺术特征。
(二)在小说男主人公身上的体现
金庸的一种重要的写作方法是:从特定的历史故事中主人公的言行、情感和人生抉择来表达自己的民族情感。这方面的代表性人物有郭靖,乔峰,杨过。在《射雕英雄传》中,郭靖饰演了一位男主。他的父皇,在他还没有出世之前,就被完颜洪烈派来的段天德陷害而亡。她妈妈李萍很有毅力。郭靖出世后,蒙古人相助,将尚在幼年的郭靖送往蒙古戈壁。她的妈妈时常教导郭靖,千万别忘了自己是个大宋人,千万别贪富贵。之后经过洪七公和江南七怪的精心栽培,练就了一身武功。蒙古人对他极好,他又帮蒙古人击败了完颜洪烈,为他父亲报仇雪恨。后来成吉思汗铁木真赏赐他功勋卓著,赏赐他一把金剑,他却不肯,坚决返回了南宋。蒙古入侵,郭靖与夫人黄荣勇前往襄阳,协助地方驻防蒙古大军。襄阳在历经数年的艰苦奋战后,最终被攻破。郭靖和黄蓉在城池被攻陷的那一天,双双战死,成了人人敬佩的英雄。郭靖在《神雕侠侣》里曾经对杨过说:“我为何要习武?我有义务去做好事,去拯救那些在困境中的人,但是这是最低级的英雄。我被称为郭英雄,是他们为了襄阳,为了国家,为了百姓,他们愿意付出任何的努力。然而,我能力不足,无法为人民排忧解难。作为一个“英雄”,我感到非常羞耻。不用说,你的聪明才智是我的十倍,你以后的前途必定会超过我。我只是想让大家记住“英雄救美,英雄救美”,让自己的名字响彻世界,让自己变成真正的勇士。一生为国为民,为国效力,方为大侠。“(金庸《神雕侠侣》)中,一句振聋发聩的话语,阐明了一名合格的军人,只有为国为民,为国为民,方为兵”,这一点,让当年将杨过视为杀父之仇的杨过佩服得五体投地,同时也让杨过从小受到了一种爱国之心,培养了杨过的正义感和价值观。
(三)在小说女性人物身上的体现
金庸的家国情结,不但表现在金庸的作品中,而且在很多女性形象中都有。金庸众多小说中,女性常常能够将国家利益放在自己的情感之上,其胸襟和胸襟更是体现了一位巾帼不让须眉的女性形象。比如《神雕侠侣》里的《射雕英雄传》。黄蓉是一个聪明、古怪、勇敢追求爱情的少女。他与老实巴交的郭靖相得益彰,两人在感情上经历了几次曲折之后,最终走到了一起。《神雕侠侣》中,时局变迁,蒙古军队入侵,南宋王朝动荡。郭靖在国家危急关头,毅然奔赴襄阳,与蒙古军队作战,保卫国家。那时,身为官吏的她,坚决地拥护了自己的丈夫,抛弃了舒适的日子,与她的夫君一同前往襄阳。十余年来,他们一直支持襄阳之灾。在这段时间里,黄蓉始终没有放弃与丈夫同守襄阳的决心。出于对祖国的深切情怀,纵然怀着孕,黄蓉仍勤勉地操持着官员的家事,并且教育士人各有一种爱国之心;他率领数万士卒把守襄阳城,为襄阳守将及相公之事提供了有力的支援。她对杨过的态度,好像很严厉。她心中也盼着杨过别重蹈他老爹杨康的覆辙,杨过为国为民,为国为民,不屈不挠。《射雕英雄传》中,郭靖的生母李萍,《神雕侠侣》中的小龙女,《刀剑外传》中的《刀剑外传》中的霍青彤,都是一群富于民族情结的女子。正如中国古时候的女主人公一样,他们都是具有深厚民族信仰的伟大女性。
金庸的武侠作品打破了过去的武侠小说的束缚,把国家的情感融入到了书中,使得他的作品更加富有人情味,让人在读的同时受到一种爱国的熏陶;这是金庸的一大特色。
结论
家国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之一,是5000多年中华文脉得以延续的重要支撑。其基本内涵包括国与国之间的认同、共同体意识和仁爱之心。家庭感情是一种对祖国和民族的深切感情,是一种对祖国和民族的强烈认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国家的民族情感在我们国家的历史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中国各朝代的文学也充满了对祖国的浓厚感情。金庸是当今世界著名的武术大师,其作品具有很强的影响力。金庸以自己的才智和文采,创作出了一个五彩缤纷的江湖,为许多人带去了快乐。但是,金庸的武侠小说却有着超出了武术层次的意义,有着永恒的意义。这是一种爱国之心。金庸的家庭情感,主要是从故事的设定和在一定的时代语境下的言行情感和人生抉择来体现。
参考文献
[1] 梁林歆,孙迎宾.金庸武侠小说英译研究现状与展望[J].外语与翻译,2022,29(01):8-14.
[2] 陈岸峰.清末的武侠启蒙与金庸武侠小说的新境界[J].南都学坛,2022,42(01):35-45.
[3] 余冰清.镜,还是灯:金庸武侠小说中女性形象探究[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21,38(05):43-48.
[4] 黄晓燕.金庸小说经典化研究[D].浙江大学,2021.
[5] 韩云波.金庸小说研究中的现代性问题[J].浙江学刊,2021,(03):12-23.
[6] 熊敏.金庸小说武侠意识形态研究的学术建构与学术思辨[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0(02):81-95.
[7] 吴秀明.人学视域下的金庸武侠小说及其当下意义[J].文学评论,2020,(02):213-223.
[8] 庄国瑞.论金庸武侠小说对“侠情”的开拓[J].浙江学刊,2019,(06):32-43.
[9] 卢敦基.论金庸小说“武”的创新:一个现代武侠小说的演进视角[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5(04):125-135+199.
[10] 王文婷.金庸武侠小说侠义观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9.
[11] 洪捷.以文类为导向的金庸武侠小说翻译研究[D].山东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