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道德规范问题研究

论文题目:幼儿园教师道德规范问题研究

——以红黄蓝幼儿园事件为例

目  录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目的

(四)研究综述

二、红黄蓝幼儿园教师道德规范存在的问题

(一)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介绍

(二)红黄蓝幼儿园教师道德规范存在的问题

1.幼儿教师教书育人意识缺失

2.幼儿教师体罚执教现象严重

3.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观念低下

三、红黄蓝幼儿园教师道德失范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伦理道德格局的紊乱

(二)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感不强

(三)幼儿教师道德修养欠缺

四、红黄蓝幼儿园事件中教师职业道德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加强幼儿教师道德责任感

(二)幼儿教育教师管理机制提升

(三)完善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相关制度规范

五、结  论

参考文献

致  谢

幼儿园教师道德规范问题研究

——以红黄蓝幼儿园事件为例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大起来,我们看到了我们的未来,看到了我们的未来。幼儿园师资队伍是我国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新时代,我国教育部对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标准。但与此同时,一些幼儿园老师的职业道德问题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论文以「红黄蓝幼儿园事件为例」个案为例,探讨了「老师的道德准则」,期望藉此探讨,能为国内的学前教育提供一份参考,让社会更多关注学前师职业道德研究,推进学前教师队伍的建设,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关键词:教师道德规范;虐童;对策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我国教育工作和师德师风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并提出明确的指示精神。教育部也先后修订的一些相关文件,提出了新时期学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具备的职业道德规范,明确了学前教师应该具备的职业理想、职业态度和职业规范。首先,就教师的具体工作问题而言、在研究过程中,部分研究者们发现教师职业道德突出的问题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为人师表的意识,缺少职业理想,在教育工作中缺少奉献性精神,还有一些教师在工作中缺乏责任心,没有敬业意识,和学生的沟通非常少,甚至于对儿童进行非人虐待行为。基于以上问题,研究者们认为当前学前教师在职业道德规范中师德的失范现象表现在缺乏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缺少对学生的包容之心和关爱之心[]。深化新时代学前教师职业道德问题的理论研究。新时代背景下社会的进步在很大意义上系于教育的进步,教育的进步系于教师职业道德的提高,进行新时代学前教师职业道德问题研究,可以进一步丰富我国学前教师职业道德问题的相关研究成果。为学前校和教育管理部门在教师职业道德培养方面提供理论借鉴。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学前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影响者教育改革的成败,为适应教育改革和时代发展的需要,必须进一步加强学前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工作。

(二)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当下社会,受制于各种不良思潮影响,部分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观念缺失和行为异化。以当前我国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问题为研究内容,一方面,有助于教师正确掌握我国道德规范理论,推动教育界建立符合当前形势的师资伦理理论,厘清其在日常工作中的正误,重塑教师崇高的教育精神信仰[]。另一方面,有助于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师职业道德理论与话语体系,使我国道德规范理论更加丰富,更加体现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

实践意义:以当前我国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问题为研究内容,一方面,有助于幼儿园教师认清自身肩负的重要道德责任,充分发挥教师职业道德在教育实践活动等方面的激励作用,促进教师师德素养和教学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有助于完善教师职业伦理人格。教师职业伦理人格能够使教师明辨是非善恶,更容易被教师职业道德价值理念所感召,勤奋敬业,脚踏实地,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作出知识、智慧和德性的贡献。

(三)研究目的

本文旨在以红黄蓝幼儿园为切入点,以调查、调研、调研为主要内容,深入了解红黄蓝幼儿园虐童案件中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准则的状况,并归纳目前红黄蓝幼儿园幼儿教师道德规范的整体现状;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剖析,并结合实际,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减轻幼儿园老师的工作与学习压力;加强教师的工作幸福感,培养政治骨干教师、思想道德教师和敬业教师,加强无私奉献、业务精湛、坚持创新的学习态度,为学前教师塑造良好形象,推动学前教育发展,改变我国学前教育相对薄弱的现状。

(四)研究综述

柯尔伯格认为,在早期阶段,儿童的品德教育需要具备基本的判断力,能够辨别对错和对既定的伦理规范做出正确的评判;如何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品德品质,是教育工作者必须高度关注的问题。昆体良先生主张老师要把学生当作家长一样看待;老师要对学生进行耐心的教导,给予更多的激励。夸美纽斯相信,老师应当是一位有才能、有才能的、有才能的人,他们的使命是做好榜样;他指出,作为一名老师,应该主动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并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洛克主张,要将学生的品德放在第一位,同时也要坚持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斐斯泰洛奇指出,卢梭主张老师不能约束学生,而应当允许他们去追求自己的自由,而且要针对每个人的特点进行单独的教育;老师不仅要教导和教学,还要爱他们,和他们成为好伙伴

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教育者,他说:“他的身体是正直的,他的行为是不允许的;孟子说:“有成人,则以己为善”,等等。王丹丹(2014)认为,在现实的教育中,教师的道德修养是其德育工作的起点。因而,在教师的职业发展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关青(2015)关青(2015)在其论文《由幼师“虐童”事件引发的对加强幼儿教师生素质培养的思考》中,指出五条理由,即:如何提高幼师教育质量。由于我国当前的社会核心价值观被实用化,公共伦理观念的缺乏,加之当前的儿童教育环境恶劣,导致了幼师虐待儿童的发生。儿童虐待问题的根源在于其教育理念的滞后和法律意识的薄弱。当前,我国的高等学校教学已与立德树人的发展目标背道而驰,中小学教师和学生的培养制度还不健全。张筠,李静(2015)就如何加强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问题进行了探讨:加强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建设;以法律、法规来制约幼儿教师和教师,树立良好的师德模范,使幼儿教师能更好地学习和学习。

二、红黄蓝幼儿园教师道德规范存在的问题

(一)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介绍

“红黄蓝”儿童虐待案是一桩备受国人关注的典型社会问题,其关注的焦点堪比“彭宇案”和“占中”案。红黄蓝教育集团成立于I998年,现已在中国各地建立了一系列的“红”、“黄”、“红”、“绿”等品牌,并有1300多个“儿童园”,以及500多个高质量的幼儿园,为0-6周岁的婴幼儿和家长们提供高质量的学前教育指导和服务。在美国纽约股票市场,公司于2017年九月二十七日正式挂牌。红、黄、蓝三个主要的项目:红、黄、蓝、红、黄、蓝三个项目。“直播生活”财经栏目的主播这样描述这所学校:“这是国内最高档的一家。”“红黄蓝”幼儿园虐待儿童案始于去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北京市朝阳区(新天地分园)多名红黄蓝幼儿园的父母在儿童身体内发现了针眼,经询问,儿童被老师打针、喂药,于是于十一月二十二日之后向幼儿园、全院反应并给予。十一月二十三日,各人微博、网站、电视等融媒体平台纷纷报导这则新闻。政府组成工作小组进入校园劝导学生和学生的父母,十一月二十六日,警察进入北京,朝阳区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其进行了行政拘留,并当众宣布;对老师刘某某判处六个多月的监禁,并责令其在服刑期满后五年以内不得从事未成年人的教育工作:由红黄蓝园的园主任免。

(二)红黄蓝幼儿园教师道德规范存在的问题

1.幼儿教师教书育人意识缺失

幼师对幼童缺少师德的原因是不尊重、不信任和漠视。在红、黄、兰幼儿园的个案中,幼儿老师不尊敬孩子,将自己置于完全主宰的位置,相信“驯服工具”观念。在儿童存在着精神和物质上的需要时,忽略了儿童的权益,忽略了儿童的表现,忽略了儿童的关心和冷漠。有的老师不相信孩子,有的孩子在调皮捣蛋,有的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有的孩子成绩不好,成绩不好,学习成绩也不好,成绩也不好。激发儿童产生低人一等:一些“唯理论”的老师关注凸显【】殷玉新、楚婷.好老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品德素质?【以美国71位“年度教师”为例】没有从心底里关心孩子,在孩子需要的时候,只会用习惯的方式来处理问题,而不能从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家庭情况中找出孩子的真实需要,而不能从根本上为孩子着想,不能提供现实性的帮助。

2.幼儿教师体罚执教现象严重

红、黄、兰幼儿园中有老师任意处罚幼儿、幼儿老师的法律意识薄弱等问题。幼儿园老师应该对学龄前儿童进行适当的管理,但要遵循专业的伦理和法规来进行教育。在孩子持续不断地发生失误时,单纯地进行体罚,是老师们的认知失误,没有正确地理解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发展的特征和需求,以及采取什么措施来保证他们的安全;【雨桥、李文静、杜娟.新时期教师道德与教育现代化:全国第八次教育道德研讨会述评【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21,41 (01):129-134.【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21,41 (01):129-134..】。在对学龄前儿童进行惩戒的过程中,老师更多地注意其惩罚措施能否阻止其不良的表现,而仅重视其教育的成效;通过处罚来确保教育的正常进行。但是,由于幼儿园老师将自己的行为决定交给了个体的主观动力和信仰,处罚手段只停留在表层,背离了处罚的初衷,忽视了处罚后儿童的心理承受力;李潇君、李艳.对老师的伦理意义[J].《中国教育出版社》,2020 (04):162-169.教师因其专业素质不高而将处罚和处罚孩子,若对其实施体罚或施以暴力,则属侵害儿童罪。。

3.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观念低下

儿童老师的专业道德缺失。职业良知是幼儿园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其负有义务的一种能力。儿童老师若将良知视为个人的主观情绪,与其在儿童早期工作中所应尽的职责与义务相背弃,便是伪善,是不道德的;它是道德上的自我辩护和自我辩护,在很多时候都会觉得自己“无罪”,是天经地义的,因此会违反专业道德,导致幼师的道德败坏。一些幼儿园老师存在着老套的、利益化的早期儿童教育观。老套的早期幼儿教育理念主要体现在:一些幼儿老师缺乏对早期德育的认识,缺乏对德育的认识,缺乏对德育的认识;传统的、狭隘的教育观念,盲目地以自身的不良行为来约束孩子,并向孩子们提供不正当的需求。这种“利欲熏心”的早期幼儿教育理念,主要体现在:一些幼儿老师对早期德育的不注重,对儿童的功利性的追求,使其处于消极的地位,使其逐步趋向于实用主义。

三、红黄蓝幼儿园教师道德失范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伦理道德格局的紊乱

伦理在社会舆论、内在信仰、行为习惯等方面都是一种精神力量。只有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伦理模式,它能约束人们的行为与观念。但是,由于我国的制度中有许多腐败现象,贪污受贿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了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个人主义等不正之风的滋生。这种不良的社会风尚也很快蔓延至儿童早期教育,严重影响了幼儿老师的伦理意识,从而形成了一种错误的德育观念;由此导致了幼儿园老师的职业道德丧失,对当前的状况不满意,并在工作中出现一些极端的情感。其次,由于社会的伦理和道德结构的混乱,造成了对幼儿园老师的评价众说纷纭。【傅维利,于颖,《中小学教师的职业操守》,2019,40 (11):151-159】因为媒体过分夸大幼儿园的不良事件,所以,为增加公众的关注,仅考虑儿童自身的收益,抬高新闻的热度,对幼儿园的老师进行了单方面的报导;爱报导幼稚园的不良新闻。许多传媒把教师的职业操守和教师打针、打针等的标签挂在一块,搜寻教师就会有这样的词汇,而优质的教师的个案却鲜有新闻报导,在不知不觉中;公众对幼儿园教师团体的关爱与负责任进行了重新的检讨。社会舆论的强烈冲击使得很多幼儿教育工作者不愿在幼儿园工作。

(二)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感不强

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感不强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一是工资待遇不高。道德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需要牢靠的经济基础才能正常发挥自身的作用。幼儿园教师也是一个需要吃饭喝水、养育儿女和赡养父母的活人。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人们形成了思维定势,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人们普遍认为教师谈钱就有违师德,教师就该一辈子清贫生活,当教师主要为了育人,为教事业做贡献。对于幼儿园教师来说,他们每日不辞辛劳教书育人,但得到的收入少得可怜,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面对巨大的经济压力,长此以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逐渐消磨殆尽,最终导致教学道德失范事件时有发生[]。二是对教师职业的污名化。不可否认,确实存在部分在职幼儿园教师开设校外辅导班赚回扣等问题,招来全社会对教师职业的痛恨。但公众应该清楚意识到,我国庞大的幼儿园教师队伍中,害群之马只是个别情况,绝大多数教师还是师德良好的。但是往往发生教师教学失德事件,不良媒体就开始煽风点火,给幼儿园教师队伍泼脏水,缺乏理性的公众受不良媒体的误导,对教师群体产生偏见,歧视教师。幼儿园教师开始变的羞于跟人说起自己的教师身份,甚至感觉教师职业是一个不光彩的职业。当教师缺乏对职业的认同感后,必然产生职业倦怠感,教学失德事件必然会经常发生。

(三)幼儿教师道德修养欠缺

缺乏对教师的专业敬畏,缺乏对教师的专业尊严,缺乏对儿童早期教育的特殊性、性别的敬畏。一些幼儿园老师缺乏教育责任心,存在着不正确的工作态度和强烈的实用主义意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容易滋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一些不健康的观念。幼师将工作视为生存之道,忽略了自身专业能力的提高,将自身视为“经师”,而忽略了儿童的品德教育。

儿童老师的专业道德缺失。职业良知是幼儿园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其负有义务的一种能力。儿童老师若将良知视为个人的主观情绪,与其在儿童早期工作中所应尽的职责与义务相背弃,便是伪善,是不道德的;它是为了道德上的自我辩护和自我开脱,在很多时候,他们都会觉得自己“无罪”,是天经地义的,因此会违反专业道德,导致幼儿园老师的道德败坏[]

四、红黄蓝幼儿园事件中教师职业道德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加强幼儿教师道德责任感

首先,要通过组织理论讲授、课外实践、举办教师职业伦理讲座、组织讲座、组织优秀老师讲座等多种形式,强化对学前期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这样既可以使幼儿园老师更主动地关心当前的教育改革问题,还能够让教师真正的参与到教师职业道德事例的研讨和反思中去,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案例进行反思,分析当自身处于此情景时,应如何处理,从而进一步的强化教师职业道德在学前教师心中的印象及其学前教师自觉的学习教师职业道德的决心。使中学教师能够更好的在实际的工作生活中解决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来督促自己在未来教书育人过程中做到优秀。其次,在教育实践的方式上也要开展多样化的活动,其中学前可以组织教师去其他学校互相学习,在亲身参与到其他教学环境中米感受在职业道德中所存在的冲突[]。并且从中反思,坚定从教的信念,并更好地在实践中执行职业道德,这样不仅可以增加教师的教学经验,还能够更好的让教师在其中学习,从而获得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良好体验。

(二)幼儿教育教师管理机制提升

加强学前教师的职业道德培养首先应提升其专业水平,二者相辅相成。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应深知学前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且由于教育工作是一种持续性工作,意味着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需要不新地督促学前教师提升专业水平和专业素养。社会是持续发展的,对学前教师的要求会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革、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学生的需求提升等一系列的因素变化。因此,在进修之前,老师必须不断地强化自己的专业技能,提升自己的教学理念,完善自己的专业技能,做到终身学习和与时俱进[]。同时,在学习中注意注入时代特征,更好地顺应时代要求,不断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以求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学工作。在培养学前教师专业水平中要特别注意端正教师的职业态度,只有端正了自身的职业态度、明确了自身义务,才能做到积极完美的完成教育教学工作。学前校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也应该积极主动地去寻找多种途径努力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不新加强对教师专业水平的培训,将教师专业能力加入到考核标准,以强制手段不断提升学前教师的专业水平[]

(三)完善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相关制度规范

首先,在学前教师的管理制度方面,学校也应采取有效科学的管理办法,要摒弃集权为主的科层制管理弊端,要保证教师和学校管理者处于平等的状态,让教师拥有对学校的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从而使教师在教学的工作中更为主动积极,这也是更好的建设学前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前提。其次,要积极构建和完善师德考评制度,健全师德考评制度,健全德育工作的长效运行机制,把师生评教融入到教师考评制度中;要把教师道德评价融入到学校的日常教学中去。对有违规行为的老师进行师德评估,将被视为不及格,并按规定分别予以处理,并实施“一票否决”,以使学校的办学和教育、教学活动更加规范,促进基础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加强对幼儿园师资队伍的监管,并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关注和举报,努力形成全民参与办好学校的良好风气。多渠道、分层次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师德师风教育,将学前教师职业道德工作常态化。

五、结  论

综上所述、新时代,学前教师作为受过较高层次教育的知识分子群体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建设者及承担教书育人事业的主力军,教师职业道德素养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和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对社会的影响不可估量,社会影响力也日益凸显,也愈发引发人们的高度关注。以“新时代学前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来衡量教师是否合格和教师道德水平是否达标对于改正当前学前教师职业道德问题,加强和提高学前教师的整体素质并促进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为学前教师职业道德培养工作贡献一点力量,让社会更多关注学前教师职业道德研究,清楚地认识当前学前教师职业道德中存在问题,推进学前教师队伍的建设。

参考文献

[1]何小舟,刘水云.教师道德形象建构与政策设计——基于目标群体社会建构与政策设计框架理论[J].教育学报,2021,17(06):112-121.

[2]殷玉新,楚婷.优秀教师具有怎样的道德素养?——基于对71名美国“年度教师”的深度分析[J].比较教育学报,2021(04):120-132.

[3]吕寿伟,柴楠.道德,还是伦理?——教师道德时代困境的精神哲学探究[J].南京社会科学,2021(04):156-163.

[4]雨桥,李文静,杜鹃.新时代立德树人、教师道德与教育现代化——全国第八届教育伦理学术研讨会述评[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21,41(01):129-134.

[5]李潇君,李艳.论教师行为的道德含义[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4):162-169.

[6]傅维利,于颖.教师职业道德的独特品性及其价值实现[J].教育研究,2019,40(11):151-159.

[7]傅淳华,杜时忠.论当前师德教育的困境与超越——基于教师道德学习阶段性特质的反思[J].教师教育研究,2016,28(03):13-17+66.

[8]王夫艳.规则抑或美德:教师专业道德建构的理论路径与现实选择[J].教育研究,2015,36(10):64-71+97.

[9]邵光华.发挥教师道德示范作用[J].教育研究,2014,35(05):73-75.

[10]崔婧. 对当前幼儿教师道德失范的研究[D].中北大学,2014.

[11]张凌洋,易连云.专业化视域下的教师专业道德建设[J].教育研究,2014,35(04):116-121.

致  谢

感谢我的导师在整个论文过程中依旧给予了我持续的支持,我的父母、亲人、长辈和朋友们在论文过程中也热心地给我提供了许多援助,非常感谢教师无私的帮忙,以及为文章提出的宝贵意见。另外,我还非常感谢我的老师,在生活上和心理上对我的照顾和鼓舞,让我能够一心学习,别无他虑。老师昔日的忠告与教诲声声在耳,同窗好友的身影历历在目,渐渐地与美丽的韵景汇成一体,成为我日后精神休憩的花园,感谢有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